【導讀】古代中醫家認為:百病成因都是和脾胃衰弱相關。脾經是陰經,跟臟腑關係最密切,當其不通

 

(氣血異常),身體就會出現病狀:如,胃脘脹滿,不思飲食,便溏,食難消化。亢進熱症時,會感覺嘔吐,肋下脹痛,足膝關節痛,失眠。衰弱寒症時,會感覺脹氣,消化不良,上腹部疼痛,嗜睡,皮膚易損傷等症狀。所以,在日常生活中,要注意保護脾胃,注意飲食營養,患病治病時,平時吃藥忌口都要注意脾胃。

一、為什麼脾經不堵住,任何重病難上身呢?

古代中醫家認為:百病成因都是和脾胃衰弱相關。脾經是陰經,跟臟腑關係最密切,當其不通(氣血異常),人的身體就會出現病症:如,胃脘脹滿,不思飲食,便溏,食難消化。亢進熱症時,會感覺嘔吐,肋下脹痛,足膝關節痛,失眠。衰弱寒症時,會感覺脹氣,消化不良,上腹部疼痛,嗜睡,皮膚易損傷等症狀。

ADVERTISEMENT

古代中醫養生家道:「脾經暢通,重病難上身」。這是為什麼呢?因為脾經淤堵——消瘦或肥胖,消化不好,胃脹氣,嘔吐,肢倦乏力麻木,嗜睡,皮膚損傷,肢體活動不利……

①中醫認為:脾是生命的動力源頭,脾不僅是全身的能量馬達,同時也是殺菌滅毒的航母級消毒器,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脾比腎還重要。

②若人體脾有病,人就廢了一半,一切大病皆根由脾衰!古人說「虛不受補」一詞,其「虛不受補」的要點,就落腳在脾上,大病的最終結果是脾受到損傷。

③脾胃是人體的能量之源頭,它們管著能量的吸收和分配,脾為"氣血生化之根源",又稱脾為"後天之本"、"人體之倉廩也"。

故古代醫學家有一句格言"脾旺百病除",思發於脾,而成於心。脾氣健旺則氣血旺盛;若脾氣虛弱,食慾便會減少,則面色淡而無華,脾氣虛,則血少,血少則發無以得生。

④脾為後天之本,充養全身,臟腑局部之正氣虧虛,亦與脾臟有著密切的聯繫。通常來說,脾胃虛弱是很多疾病的根源。古代醫家認為「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」。

ADVERTISEMENT

⑤脾臟是機體最大的免疫器官,占全身淋巴組織總量的25%,含有大量的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,是機體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中心,通過多種機制發揮抗腫瘤作用。

古代醫家認為「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」,所以,在日常生活中,要注意保護脾胃,注意飲食營養,患病治病時,用藥及忌口均要顧及脾胃。

二:如何判斷人體脾虛,有簡單易行方法否?

夏季氣溫升高,人們易出現頭暈、乏力等症狀,甚至沒有食慾,體重下降。人們常將此症稱「苦夏」。其實並非是夏季炎熱導致胃口變差,往往是因為脾虛而引起的。

中醫指脾虛,因脾臟氣虛氣損引起的一系列脾功能失常的現象及病證。包括脾氣虛、脾陽虛、中氣下陷、脾不統血等證型。多因飲食失調.勞逸失度,或久病體虛所引起。

ADVERTISEMENT

中醫認為,脾虛是指脾功能不足,特點是吃得少、胃口差、食後腹脹、四肢無力、怕冷、大便稀溏等。《黃帝內經·靈樞·邪客篇》說:「脾有邪,其氣留於兩髀。」

如何自測是由脾虛所至各種症狀,有5種方式即可判斷。

①清晨起床,如果感覺胸悶氣短、頭暈腦漲時,說明脾胃功能較為虛弱。

中醫認為,脾氣一虛,肺氣先絕。也就是說脾與肺的功能是相互影響的。脾虛到一定程度的時候,肺金失養,就容易出現氣短,動則氣促等肺氣虛的表現。

②刷牙注意舌苔變化。舌頭變化是脾的外在表現。健康舌頭表面應為紅色,看上潤澤。舌面一層舌苔,輕薄且非常乾淨。如果舌頭邊緣已出現明顯齒痕,說明身體機能出現問題。如果舌苔白厚,看起來滑而濕潤,則說明體內有寒;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、發黃髮膩,則說明體內有濕熱;如果舌質赤紅無苔,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傷陰。同時在夏季,脾濕的人也常常感覺口內粘膩,面色晦暗發黃。

③如廁時檢查宿便情況。如果出現宿便形狀軟爛、黏膩即為脾濕的症狀,說明消化功能出現異常現象。

ADVERTISEMENT

④食慾看出脾濕症狀。中醫說,當濕氣進入體內後最容易傷脾。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、吸收吃到體內的各種食物和液體,把這些物質轉化為能夠被人體利用的營養物質,為人體新陳代謝提供新的能量。大多數人在夏季濕熱環境,都會出現食慾和消化功能下降。也有一些人食慾不受影響,有較強的飢餓感,可是吃了東西後卻有飽脹感覺,這是胃強脾弱的表現。

⑤濕氣重的人,可能在短期內體重明顯增加,嚴重時會出現下肢水腫等問題。身體肥胖的人,90%都是體質虛弱者。體虛是身體脾胃功能減弱衰退導致的。體虛會導致新陳代謝減慢,機體活力減弱,從而消耗營養能力減低,營養不能消耗掉於是堆積體內,形成肥胖。

兩點自測是否脾虛

①看眼皮:如果平常眼睛很大,明亮有神,而現在眼皮卻耷拉下來,雙眼看上去沒精神,就說明脾虛。因為中醫認為眼皮也是為脾所主的,如果眼皮鬆了下來,說明脾主肌肉的功能:出現問題。不過這種情況在老年人中比較常見。

②觀察舌頭:如果舌頭顏色較淡,舌邊出現齒痕,說明脾很有可能出了問題,最好趕緊去醫院檢查一下,或抓緊時間調理。

三、養護脾經有否妙法?敲打脾經是妙法

先說脾經在哪兒?人體的脾經,在人體表,其循行路徑:起於足大趾甲角旁的隱白穴,從足走胸,經足內側內踝前方,行於下肢內側前緣,在腹部行於臍旁四寸,胸部行於任脈旁六寸。止於腋下6寸大包穴。

久坐是大忌,因為久坐傷肉。中醫認為, 「久坐傷肉」,肌肉得不到鍛鍊,就會引起脾虛,「傷肉」也就是傷脾。平時多敲敲脾經可增強脾經的運化功能,補充因久坐損耗的元氣。

敲打脾經法的方法

①坐姿:將一隻腳的腳踝壓在另一條大腿上的坐法,也就是架腿法。採用這種坐法利於對脾經的按摩。因為脾經起於足大趾內側端的隱白穴,然後沿小腿內側正中線上行,再進入大腿內側前緣,然後進入腹部。這個坐姿正好可以將脾經暴露出來,從而便於按摩。

②敲打法:拍打時要握空拳,用掌指關節端由上至下一路拍打下來,用力適中,對於大腿部位的脾經拍打時可稍用力。兩隻腿都要敲,每側以敲打10分鐘為好,敲打的時間自然是上午9:00~11:00之間,氣血流注脾經之時。敲打的次數視自己的時間多少而定。

③功效:上班時可利用工作間隙,將腿盤成「4」字形,然後沿著脾經的循行路線一路敲打下來,可以起到健脾的效果。

④提示:如果拍打的過程中發現痛點,表明脾經上有堵塞的地方,這時可以用點按的方法對其進行按揉,將淤堵的穴位打通,從而將整條脾經的氣血通暢。

推揉小腿脾經的方法

如果在推小腿脾經的過程中,發現痛點正好壓在脾經上,那一定要多揉小腿脾經,才真正管用。也就是找到小腿脾經上的陰陵泉穴、地機穴、漏谷穴、三陰交穴這4個穴位上去推。

如果找不准,也不想記得那麼詳細,就索性順著脛骨內側邊緣上下推。那個穴敏感,哪個穴痛,就多揉哪個穴。

實際上,揉脾經既管胖也管瘦。揉它可讓瘦的人長胖、胖的人減肥。

總之,揉完後任何人都會感到歡喜。

按摩脾經的最好時間

上午9—11點(巳時),是脾經當值的時候,此時拍打刺激脾經就是最好的保養。

說說脾經的主要穴位

三陰交----婦科首選

在腳內踝尖上量四指,脛骨後緣凹陷處,一按有點脹痛的感覺。三陰交是肝、脾、腎三經的交會穴。只要是婦科有疾,刺激此穴皆有效。它具有雙向調節的作用,既能通利又能收攝,能活血又能止血,能滋陰又能利濕。

地機----糖尿病關鍵按地機

位於陰陵泉下3寸,脛骨後緣。本穴為脾經的郄穴,主深聚和頑固性問題。糖尿病人一按地機一定痛不可忍,穴位里會有結節出現。

血海----皮膚瘙癢找血海

在大腿內側,髕骨底內側端兩寸。血海,顧名思義,是治血的要穴,對婦科病,皮膚瘙癢效果很好。經常按揉血海不但可以對付婦科病,還能抗過敏。

大包----一身盡痛揉大包

位於腋窩中點垂直線上,與第六七肋間。大包:意為總管,陰陽諸經之絡,是人身十五大絡穴之一。大包穴能治療一身盡痛和全身說不出來的不舒服,本穴有通經止痛之功效,是人身四大止痛穴之一。

鄭老師拍打討論群組的LINE   ID:0912414333

鄭忠拍打刮痧教學影片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b0912414333/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channel/UCXz1JY_sK1WxdeTt9t-JK4Q

FB拍打刮痧拔罐中醫養生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612021312287003/

FB腰痠背痛脊椎保健瘦身錄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115472982231672/

FB藥食同源、有機飲食、水果自然養生法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264267997280835/

瘦身减肥、瘦臉、肌膚保養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1586600051634944/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鄭老師 的頭像
    鄭老師

    鄭老師拍打按摩刮痧、滑罐瘦身推脂搜錄

    鄭老師(修理人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